脈輪是身體的能量中心,主要有七個輪位,都以盤旋的輪狀出現,沿著脊椎底部至頭頂分布。 不同脈輪對應不同的器官與靈性,反映出一個人的身心特質和能量,包含個性、情緒、習慣、心靈、身體狀態、遭遇、並影響外境事情的發生…等等。 如果我們身心失衡,影響能量的流動,致使各脈輪失衡,便會產生對應的身體病症,或匱乏、停滯、阻塞的心靈狀態。 當我們透過身心覺察使各脈輪能量平衡,就能讓自身與高頻能量共振,感受到生命的圓滿豐盛。 建議重溫: 覺察就可以消除業力! 七大脈輪的真正意涵 脈輪是人體能量的匯流處,幫助我們承接、吸納並傳遞能量;也是能量發散中心,令內外能量於其間生生不息地循環。
一般室內居家所見到帶點米黃效果的油漆顏色絕大多數都是百合白,在光線照射下較為順眼,也不會像純白色一般有時候會覺得有些刺眼,百合白帶點溫暖的感覺,因此如果個人沒有特殊的偏好,一般在油漆店裡都會推薦使用百合白作為居家大範圍粉刷的顏色選擇。
首頁 文化 南懷瑾先生的一首詩,能讀懂的人都很有智慧 2024年01月03日 12:54 南懷瑾先生曾在《楞嚴大義今釋》中寫過十七首詩,這些詩透露了用功的方法。 其中有一首詩流傳得很廣,不少修行人都能背下來,南懷瑾先生後來講《圓覺經》時也提到了這首詩。 原文如下: 秋風落葉亂為堆,掃盡還來千百回。 一笑罷休閒處坐,任他著地自成灰。 乍一讀,這首詩很普通。 就是寫一位掃落葉的人,掃來掃去也掃不乾淨。 一邊是秋風不停的吹,一邊是樹上還不時的掉,折騰來折騰去,最後索性一屁股坐地上,笑著看它們隨風飄散,愛咋咋地。 但南懷瑾先生說其中透露了修行人用功的方法,這就值得好好品味了。 原來,這首詩是寫如何歇心的,也就是說如何心安。 有一種心安的方法就是除念,來一個不好的念頭除一個。
在寺廟內「發爐」大多是好事,有時候是神明來巡視,或表達祂的開心之情況,但也可能神明真的有重要的大事要傳達。 而家中神明廳「發爐」通常是不太好的現象,家神與祖先大多是在家中出了問題,或是祖先有事想交代子孫辦理,才會採取「發爐」來示警,所以家中的香爐如果突然間「發爐」,要趕快請示祖先與家神是哪裡出了問題,處理上要越快越好。 為什麼會發爐? 時代進步,「發爐」這種事,自然可以用科學來解釋,但為什麼先人在面對「發爐」時都會謹慎面對,其中必然是有因素的。 「發爐」常有以下幾種原因: 1.香腳太多,而且多用化學香,才會延燒到香腳產生假發爐現象,一般來說,使用天然香才是正確的上香材質。 2.插香太密集,而且香腳沒有固定(初一、十五)清理,造成共燃現象。
《遊褒禪山記》是北宋的政治家、思想家王安石在辭職回家的歸途中游覽了褒禪山後,以追憶形式寫下的一篇遊記。 該篇遊記因事見理, 夾敍夾議 ,其中闡述的諸多思想,不僅在當時難能可貴,在當今社會也具有極其深遠的現實意義。 "世之奇偉、 瑰怪 ,非常之觀,常在險遠"更成為世人常用的名言。 該文是王安石34歲時(1054年)從舒州通判任上辭職,在回家的路上游覽了 褒禪山 ,三個月後以追憶的形式寫下的。 四年後(1058年)他給宋仁宗上萬言書,主張改革政治。 12年後(1070年)罷相。 他不顧保守派反對,積極推行新法。 提出"天變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觀點,這與本文的觀點也有相似的地方。 [1] 作品名稱 遊褒禪山記 作 者 王安石 創作年代 北宋 作品出處 臨川先生集 文學體裁 散文
安裝完防鴿網,就可以防止鴿子停留在這裡,也不再有鴿糞的困擾了。 鴿子不再來築巢及生蛋,環境也變得較乾淨整潔,相較樓下住戶未安裝防鴿網就容易有鴿子停留築巢。 您也有防鴿困擾嗎?趕緊來預約丈量估價,家舒適專員全台皆有服務!
祖先牌位(公媽龕)即是指寫著往生先人名諱的靈牌,安奉祖先牌位的目的是請自家祖先入牌位來安座,接受陽世子孫祭拜與供養,同時祈求祖先庇護後代子孫。 會衍伸這樣的習俗,多半是被「事死如事生」、「傳統孝道文化」的觀念影響,所以台灣普遍的家庭,都有供奉祖先牌位。 另外,在歷代祖先牌位中,通常都是供奉家族中的直系血親,以及未婚男性的旁系血親,不過現在很多家庭非常重視兩性平權問題,也不會希望未出嫁的女兒,未來沒有地方安置祖先牌位,所以有不少家庭並不忌諱這個禮俗,會將未婚或是離婚的女兒放進家族祖先牌位,一同接受後代子孫的祭拜。 祖先牌位(公媽龕)寫法、注意事項與禁忌
1. 帶紋赤蛇 (毒性不明但公認劇毒/無血清) 2. 環紋赤蛇 (毒性不明但公認劇毒/無血清) 3. 阿里山/瑪家山龜殼花 (劇毒/無血清) 4. 菊池氏龜殼花 (劇毒/無血清) 5. 台灣赤煉蛇 (毒性不明但公認劇毒/無血清) 11種毒蛇比較表 4種常見毒蛇特徴比較表 療日子小叮嚀:就算是無毒蛇 被咬到仍要就醫
[3] 雄蛾頭部與胸部褐黃色;前翅金黃色,前緣區基部紅褐色,後緣區基部微帶血紅色;有2條紅褐色斜帶;後翅暗褐色,緣毛黃色,腹部褐黃色。 雌蛾頭部與胸部赭黃色;前翅淡赭黃色,後翅黃色。 幼蟲綠色,背線與亞背線白色,氣門線淺黃色。 初蛹黃綠色,羽化前褐色,可見前翅斜紋。 [4] 螟蛉主要分佈於朝鮮、日本、緬甸、印度、印度尼亞、斯里蘭卡以及東南亞一帶。 在中國北起黑龍江、南至海南島、西北及東部沿海各省均有發生。 [5] 多發生在田邊、路邊、溝邊等雜草叢生的稻田。 成蟲日間潛伏,夜間活動,趨光性強。 喜高温高濕,生長適温22—30攝氏度。 幼蟲取食稻、高染、玉米、稗、茅草、茭白及多種禾本科植物。 一年發生2—5代,雌蛾產卵成塊,一般在7—8月為害較重。 卵多產於稻葉中部,葉片正反兩面都有。
人的脈輪 - 日本星期金木水火土 -